2006年,我卸下了二十年的戎装,以副营职的身份转业回到家乡的小城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如今已是一家机关单位的副局长。
虽然告别了军营,但那些融入血液的习惯依旧伴随着我。每天早晨起床,第一件事仍然是把被褥叠得方方正正,鞋子摆放一丝不苟。哪怕有人突然点名喊我,我还会条件反射地应一声“到”。
少年失意,意外转折
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村庄。1986年夏天,我第二次高考落榜,离大专分数线只差几分。看着榜单上那刺眼的数字,我心灰意冷,不敢回家,直接去了在鞍山的姑妈家。
为了糊口,我去搬运站找活,却因为身材瘦弱被拒;又跑去工地,嘴皮子磨破,才勉强留下干筛沙子的活。没多久,父亲远道寻来,硬是把我带回了家。
那时,我心里满是挫败感。盛夏时节,我跟着堂兄去卖桃,可因不善言辞,常常喊不出口。结果桃子卖不掉一半,烂掉一半,忙得满头大汗,却换不来几个钱。
亲戚冷言冷语,说我“没出息,将来讨不到媳妇”。在这样的处境下,家人让我再复读一年。就这样,9月,我硬着头皮又一次回到了母校,内心的压力可想而知。
跨进军营的大门
复读的日子里,我恰逢征兵开始。学校旁就是武装部,我和几个同学一合计,干脆一起报名。幸运的是,我顺利通过了体检和政审,拿到了入伍通知书。
绿皮火车一路南下,我踏进了部队的大门。从一名迷茫的少年,到合格的战士,我的人生有了全新的起点。
机缘再起,追逐大学梦
一年后,部队通知高中学历的战士可以报考军校。听到这个消息,我心头一热——这不正是命运给我的又一次机会吗?
我们连有九人报名,经过层层筛选,最终只有两人留下,其中就有我。那时的我,白天训练,晚上在路灯下啃书本;深夜熄灯后,还会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习。
功夫不负苦心人,军校考试的题目比高考简单不少,凭借扎实的基础和拼命的复习,我考得心里有底。几个月后,连里文书冲过来大喊:“你考上军校了!”那一刻,我泪光闪闪,觉得这一切不再是梦。
我被大连陆军学院录取,成了一名真正的军校学员。离开连队时,战友们为我举办了欢送会,那份激动至今难忘。
青春燃烧在军校
四年军校生活,严格而紧张。军容风纪无处不在,行动成列,出门受限,稍有迟到便要受罚。但正是这样的环境,让我意志更加坚定。
在这里,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与训练,还有兄弟般的情谊。拉练路上彼此搀扶,病床前无微不至的照料,节日里一起包饺子的温馨场景,都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。那段日子,是我最珍贵的青春岁月。
从士兵到军官
毕业后,我被授予中尉军衔,重新回到基层任指导员。此后的岁月里,我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,三等功两次,获得多次嘉奖。年年喜报传回家乡,也让我倍感欣慰。
二十年军旅生涯,我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营长。那些汗水与泪水,只有自己最清楚,但正是它们铺就了我的道路。
人生感悟
有人说:“舞台再大,不上台永远是观众;平台再好,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。”二十年的军营生活让我明白,努力才是人生的底色。
如今转业到地方,我依然牢记军营的熏陶,把那份坚毅与担当带到新的岗位。
对我而言,绿色军营永远是心中的力量源泉。正如那首歌里唱的:“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,一辈子都不感到后悔。”
是的,我的军旅人生,无怨无悔。
安联配资-专业配资论坛-网上配资股票-股市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