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蒋介石的第一任妻子是毛福梅,最后一任则是宋美龄,但你或许不知道,他们三个人曾经合影留念过一张照片。
1895年,蒋介石年仅9岁,父亲蒋肇聪突然去世,母亲王采玉瞬间成为了寡妇。一直以来,王采玉把丈夫当做生命的中心,但丈夫去世后,她把所有的精力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蒋介石身上,极力想要培养出一位才俊。然而,小蒋介石从小调皮捣蛋,三天两头惹祸,周围的家长常常上门告状,家里的门槛几乎被踏破。
渐渐地,王采玉意识到,想让儿子成材,恐怕仅凭教育是不够的,倒不如趁早为他安排婚姻。经过深思熟虑,王采玉决定为蒋介石选个妻子,最终相中了一个商人家女儿毛福梅。毛福梅温婉秀丽,唯一的不足是比蒋介石大了四岁,但她的其他条件几乎无可挑剔。
展开剩余85%王采玉觉得毛福梅是个不错的选择,于是催促表兄上门提亲。1901年,蒋介石15岁,王采玉为他们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,安排两人结婚。然而,年少的蒋介石对婚姻并不理解,成婚当晚,他竟然和一群孩子在山头玩“打仗”,这一行为令王采玉气得直跺脚。
一年多后,蒋介石离开家乡,前往奉化县城求学,接受了新式教育。随后,他又东渡日本,在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。每逢暑假,他都会回家一趟。时间一长,毛福梅怀上了孩子。1910年4月27日,毛福梅顺利诞下了一个男孩,取名蒋经国,乳名建丰。此名寓意着希望孩子将来成为“经国济世”的栋梁之才。
毛福梅为自己的母职而高兴,她认为自己不仅为家族传宗接代,还为婚姻增添了保障。她心里想着: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。”可惜,她低估了蒋介石的风流性格。蒋介石的生活并未因此变得规矩,尤其是在王采玉去世之后,蒋介石更是放纵自己,频繁出入上海、南京、北京、广州等地,甚至经常光顾妓院。而毛福梅,虽然始终留守在蒋家老宅,依然无法改变丈夫的心。
然而,蒋介石并没有因为毛福梅是他的妻子就有所不同。很快,他便迎来了第二位妻子姚冶诚。与毛福梅的婚姻不同,姚冶诚是蒋介石一见钟情的对象。两人结婚后,曾经有过一段幸福时光,每当蒋介石从外面回来,姚冶诚总是笑盈盈地上前亲吻他。然而,姚冶诚和蒋介石并没有孩子。一次,蒋介石从日本回国,带回来一个小男孩——蒋纬国。这个男孩的父亲是蒋介石的朋友戴季陶。
蒋介石的行踪越来越不定,他经常带领粤军作战,因此姚冶诚和蒋介石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分居状态。直到1927年,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,才正式与姚冶诚断绝了关系。
当然,姚冶诚并不是蒋介石的唯一妻子,之后他还与陈洁如有过一段恋情。1921年12月5日,蒋介石与陈洁如步入了婚姻的殿堂。婚礼在上海大饭店举行。由于陈洁如的父亲于当年9月去世,按照当地习俗,陈洁如必须守孝三个月才能结婚。而蒋介石的母亲也在同年6月去世,为了避免家庭的闲言碎语,也为了避开毛福梅的尴尬,蒋介石决定婚礼低调进行,甚至家乡的亲友都未曾参加。
婚后,陈洁如与蒋介石的关系十分亲密,她也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。可惜,陈洁如无法生育。后来,陈洁如和何香凝通过朋友介绍,收养了一个女孩。这个女孩的父母已经有八个女儿,仍然没有生男孩,决定送走这个孩子。得知此事后,陈洁如决定收养她,这个女孩便是后来的蒋瑶光。
然而,就在陈洁如沉浸在与蒋介石的甜蜜婚姻中时,蒋介石却盯上了另一个目标——宋美龄。宋美龄10岁时,父亲宋嘉树安排她赴美留学,开启了她的求学之路。她与两位姐姐在美国卫理斯女子学院度过了青春岁月,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学生,并且在学业上十分出色。尽管她对革命没有太大兴趣,但她在学术和社交活动方面却非常活跃。
1922年12月初,蒋介石参加一个活动,遇见了活泼而有远见的宋美龄。尽管蒋介石已有几位妻妾,但他依然被宋美龄深深吸引,心神不宁。12月底,蒋介石找到孙中山,请求将宋美龄介绍给自己,并表示自己已经与其他几位女人断绝了关系。他力图证明自己已经“浪子回头”,并希望能够得到宋美龄的青睐。
蒋介石虽然表面上做出许诺,但其实,他看中的是与宋美龄结婚后,便能与她的两位姐姐建立更紧密的联系——孔祥熙与孙中山。蒋介石深知,与宋美龄结婚,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政治与社会资源。最终,经过一番劝说,宋美龄答应与蒋介石结婚。
然而,宋美龄并不完全相信蒋介石的动机,认为这桩婚姻充满了政治色彩,远非纯粹的爱情。宋家内部也对此婚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,支持与反对的声音都存在。最终,宋霭龄坚定支持蒋介石,认为他前途无量。这一决定改变了宋美龄母亲的看法,蒋介石同意改信基督教来获得宋母的支持,并最终获得了她的同意。
1927年12月1日,蒋介石与宋美龄举行了婚礼。当日,上海《申报》刊登了两则公告:一则是蒋宋联婚,另一则是蒋介石宣布与前妻离婚。然而,尽管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,宋美龄依然要求蒋介石皈依基督教。这成为了他们婚姻的前提条件,尽管蒋介石拖了近三年才答应接受洗礼。
那么,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,是否彻底与毛福梅断绝了关系呢?答案是否定的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他们三个人曾经合影留念过一张照片。
这张合照拍摄于1937年,当时,蒋介石与宋美龄分别坐在两侧,毛福梅则坐在中央,地点是在蒋介石的家乡溪口。照片中,蒋介石和毛福梅凝视镜头,而宋美龄则专注地看着怀中的孩子。三人身着旗袍,折射出不同的风采。这张照片的拍摄,或许是一个难以言说的历史见证。
然而,两年后,毛福梅却迎来了生命的终结。1939年12月12日,六架日本飞机在溪口上空投下13颗炸弹,造成了严重的破坏。毛福梅当时正在家中做家务,听到外面爆炸声后,她立即往后门跑去,试图避难。可惜她忘记关门,在奔跑过程中,她突然意识到自己没有锁好门,于是逆着人流跑回家想锁门。最终,一颗炸弹在她身边爆炸,毛福梅当场丧命,时年57岁。蒋经国得知母亲遇难后,连夜赶回家,看到母亲的遗
发布于:天津市安联配资-专业配资论坛-网上配资股票-股市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